邵磊:创建包容性的无障碍环境

2017-09-04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

本文转载自“清华大学藤影荷声”微信公众号


  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无障碍建设冲出了起跑线,以法律法规的制订为领先,技术标准规范不断增加和完善,在各级政府和各行业的共同努力下,城市环境无障碍、信息无障碍、服务无障碍的水平不断提高。在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残疾人事业十三五规划等为代表的系列方针政策和规划的推动下,无障碍发展迎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

  无障碍建设不仅是针对残障者等弱势群体的特殊服务,而是具有普适性的面向全体民众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某一特定的时期都有可能是无障碍建设的受益者。从联合国《残疾人权利公约》指出,“无障碍”的基本原则是保障所有人在平等的基础上充分和切实地参与社会,建成环境、产品与服务尽最大可能提升通用化水平,让所有人可以使用。今天的“无障碍”已经在全球范围内成为一个具有高度包容性的理念。

  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成就面前,我国无障碍发展的挑战依然巨大。我国城镇化速度进入了快速上升时期,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城市交通、旧城更新、产业升级、人口老龄化、社会治理以及城乡统筹等方面都包涵无障碍建设的诸多难题。以无障碍网站为例,截止2015年我国共有政府网站85890个,但2013-2016年中国政府网站和社会网站无障碍符合标准的仅有3000个(注:数据来源为《国家无障碍战略研究与应用研究》研讨会)。在这样的背景下,无障碍应当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加以推进和实施。

  首先,转变无障碍发展理念。无障碍不是针对个别人的无障碍,无论是物质、信息环境,还是社会治理与公共服务供给,无障碍发展都是全社会的 “最大公约数”。加强无障碍人文环境建设,树立面向全体民众的无障碍理念,是随着社会文明进步和城市建设的发展而形成的共识。

  第二,明确无障碍建设的管理主体。目前,无障碍设施的相关国内外法律、法规都强调了无障碍建设的重要性,指出“新建、改建、扩建城市道路、公共设施和住宅小区,规划、设计、建设部门必须按照国家关于方便残疾人使用的城市道路和建筑物设计规范进行规划、设计、施工”。但这些规定都比较笼统,责任主体不明确,大多停留在“有关部门必须加强管理、保护和维修”的层面,缺乏明确的执行主体和相应的奖惩机制。因此,今后在制定政策法规时,应明确各职能部门和社会团体在无障碍建设中承担的具体责任,将政策落到实处。

  第三,无障碍需要创新发展。无障碍涉及科技研发、城乡建设、医疗卫生、教育培训、文化传播等各个方面,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格局下,科技创新、制度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是推动无障碍发展的核心动力。应当加大力度支持无障碍新型智库的建设和相关领域人才培养,增加财政支持和科研投入,促进成果转化,提升无障碍建设的科技含量,让无障碍创新发展成为建设小康社会、民生改善的重要抓手。

  第四,无障碍需要协同和共享。在无障碍系统化、标准化建设过程中,涉及跨部门、跨行业、跨领域的衔接,实现协同和共享是关键,应当从制度安排、管理实施、绩效评估几方面推动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环境改造和产品适配、基础研究和技术应用等方面更好的协同,从而最大程度的实现无障碍发展的通用、包容和共享。

  第五,无障碍应当提升社会参与。无障碍既有普适化的特点,又有强烈的个性化特征,规模大、任务多、监管运行复杂。以家庭无障碍改造来说,我国目前有三百多万残疾人家庭需要进行无障碍改造,如果再考虑二亿老年人居家养老的要求,未来家庭无障碍改造呈现出量大面广、多样差异的特点。由此可见,无障碍发展既应当坚持政府决策、引领、扶持、监督的定位,又应当推动广泛的社会参与,完善参与机制,建设参与平台,扶持公益组织,无障碍发展才能真正让人民群众满意,成为全社会的无障碍。

1586245187274067340.png

  作者简介:邵磊,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工学博士、副教授、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全国无障碍建设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国残疾人事业发展研究会无障碍环境研究分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居住区规划学术委员会秘书长,中国建筑学会建筑师分会理事。长期以来从事城市规划设计、无障碍人居环境研究和旧住宅更新改造研究,承担保障房新型工业化建筑体系与关键技术标准研究等多项国家十三五多项科技课题,参与了《国家公共租赁住宅标准》、《装配式住宅建筑设计规程》、《绿色保障性住房技术导则》、《老年人活动中心编制标准》等多项国家标准制定。主要成果有在Housing Studies 等SCI期刊发表文章2篇,著作有“十二五”国家重点图书《保障性住房卫生间标准化设计和部品系列集成》、《保障性住房卫生间标准化设计和部品系列集成》、《中国现代城市住宅(1840-2000)》。

All Right Reserved ©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 2018 ICP备14033128号

联系电话:010-62798379

邮箱:adi@mail.tsinghua.edu.cn

扫描关注微博

扫描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