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如茵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
中国有全世界数量最大的视障群体。据中国盲人协会数据显示,我国视力障碍人数超过1700万。独立出行是他们最严峻的难题之一。
“在城市中穿行而无法看见时,你对周围的环境似乎一无所知,对周围的人亦然无知。这会让人产生恐惧和误解……”——克里斯·唐尼 (Chris Downey) 美国视障建筑师
为了构建对视障人士友好的城市环境,确保他们能够安全、独立、便捷地出行与生活,我们需要系统性的社会支持,包括物理无障碍环境的完善,以及人文无障碍意识的提升等。
本篇将重点介绍多感官寻路系统,这些设施旨在提高视障人士在城市空间的出行可达性,通过触觉、听觉等多感官设计维度,帮助他们获取丰富的环境信息,从而更加自信地探索城市。
一、触觉指引
设施中若提供丰富的触感纹理,将有助于视障人士即时地获取实地环境信息。
触觉盲道
图:日本名古屋池下站附近的人形横道上继续设有触觉盲道
触觉路标
图:一名视障女士在使用澳大利亚悉尼一处路边的触觉路标,路标包括位置信息的盲文和凸字
图:加拿大基洛纳市设计的十字路口改进方案,包括地面刻字和护柱上的街道信息盲文
触觉地图
图:一名视障男士在使用英国约克火车站的触觉地图
触觉模型
图:德国马尔堡市一处建筑前附有金属制比例模型
触觉标识
图:美国联合航空在飞机内饰中使用盲文标注座位信息
二、声音指引
有规律可循的声音信号有助于引导视障人士,获得较远处的位置信息。特别是当户外盲道在冬季被积雪覆盖等情况下,声音的作用将变得显著。
音频信标
音频信标设备会通过扬声器周期性地发出声音,视障人士能够定位物体,例如建筑物入口、服务柜台、售票机、洗手间等。
图:芬兰赫尔辛基市部分地铁线路在通道门框上安装了音频信标
图:加拿大国家盲人研究所发起ShopTalk计划,一个音频信标放置在加拿大一家咖啡店门口上方
音频标签
图:一位视障男士在西班牙巴塞罗那车站使用手机识别站台上的NaviLens标签码,手机读取后语音播报位置信息
图:一位视障男士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海事博物馆,演示NaviLens语音描述展馆空间和展品信息的功能
音频信号灯
图:无障碍行人信号灯,通过声音等提示告知视障人士何时在人行横道通行。需注意保持提示的一致性,以便视障人士在各街区使用时不受混淆。
三、视觉指引
视觉上使用高对比颜色及大号字体、简洁清晰的图文布局、合宜的视线高度,有助于帮助低视力人群包括弱视老人进行辨认和阅读,也方便明眼人从更远处以及更快速地看到方向信息。
高对比导视牌
图:英国伦敦的寻路标识(Legible London)使用高对比颜色,每个路牌顶部统一附有黄色底图及步行者图标
大字号导视台
图:日本铁路站出口一处寻路地图台,尺寸及字号较大、高度适中
大幅地面路标
图:日本国家新兴科学技术博物馆地面寻路标牌,使用大号白底黑字
高对比警示线
图:提示盲道及台阶警示线均使用黄色材质,方便低视力人士、老人幼童从灰色地面中辨认
视障人士作为城市居民
视障群体运用着视觉以外的所有感官,细腻地感受着城市——路面的质感、车流的节奏、行人的步调与花草的香气……
行路途中,他们或许会偶遇小摊贩的叫卖、面包店的气味、夕阳的温度与建筑物的影子……
这过程中,他们要分辨出有误导性和有实际指向性的线索、决策出安全和不丢失方向的行路方案、婉拒强硬的“帮助”与过分的“鼓励”、等待可能已不在眼前的行人回应……
“当我们构想一个美妙的新城时,请将视障人士作为城市居民的原型之一,而不是等到城市格局已定再去考虑,那将为时已晚。如果你在设计一座城时心中有盲人,你将设计出充满便捷步行路径的城市,有着多样的出行选择……”——克里斯·唐尼 (Chris Downey) 美国视障建筑师 TED《心念盲人,设计一座城》
通过在城市中独立出行,视障人士可以自由地融入工作、学习、社交、娱乐场所,从事工作、接受教育、结交朋友、体验快乐,并平等地享受城市多元包容的服务。
残障居民的存在,拓展了我们对公共设施系统的思考与审视维度,使我们能为人的全生命周期提供足够多样的选择空间,让大众通过友好设施参与到社会环境中,而不感到被排斥。残障人士应与所有居民一样,被公共空间欢迎和接纳,享有平等的归属感。
视障人士作为设施用户
在视障寻路友好的设施中,我们需要将方位信息进行触觉、听觉、视觉等多感官多维度的转译,通过智能设备的交互、表面质感处理等高低技术的媒介,使视障人士通过感官代偿,及时、便捷、主动地获取所需的环境信息,满足其对空间方位的感知、前方路况的预判和危险路障的规避需求,从而在出行过程中具备更强的方向感、安全感与独立性。
我们需要在宏伟都市的规划中、在商品百货的设计中,考虑到视障人士等多元群体有着一定的使用几率。在建设之初,就应将他们纳入日常使用者的考量中。由此,我们才有更多机会去了解、认知各群体独特的感官习惯与丰富的交互方式,并形成通用的解决方案,使所有的城市居民——无论处于生命的哪个阶段、面临何种障碍——都能从友好的公共设施中受益。
让我们携手努力,加强无障碍设施建设,提高社会无障碍意识,共同为打造一个更加包容、友爱、充满智慧的无障碍城市环境贡献力量,让每个人都能在这座城市中自由、平等地生活。
参考资料及图片来源:
https://www.visuallyaccessiblecities.ca/
https://www.ted.com/talks/chris_downey_design_with_the_blind_in_mind/transcript?language=zh-cn
https://en.m.wikipedia.org/wiki/File:Pedestrian_Crossing_with_Textured_Paving_Blocks.jpg
https://architectureau.com/articles/worlds-biggest-tactile-network-rolled-out-in-sydney/https://infotel.ca/newsitem/next-big-thing-for-downtown-kelowna/it11843https://twitter.com/ConnorScottG/status/1550734754936414210/photo/1
https://japantoday.com/category/features/travel/united-airlines-starts-adding-braille-to-aircraft-interiorshttps://www.bbc.com/future/article/20210916-the-school-that-change-a-city-into-a-place-for-the-blindhttps://www.axessible.fi/okeenea/
https://www.navilens.com/en/
https://blog.evelity.com/en/users-tests-successfull-lyon-metro
https://www.carolinacoastonline.com/news_times/article_87486634-6e7d-11ee-8d14-2bb27d636770.html
https://www.cbc.ca/news/science/blind-ibeacon-iphone-app-stores-1.4294970
https://www.inclusivecitymaker.com/france-quebec-accessible-pedestrian-signals/
https://www.appliedinformation.group/projects/legible-london
https://www.visuallyaccessiblecities.ca/blog
https://www.commarts.com/project/7125/national-museum-of-emerging-science-and-technology-signage-japan
https://www.pinterest.com/pin/102668066500538275/
文字:林如茵
审阅:隋康尼
All Right Reserved ©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 2018 ICP备14033128号
联系电话:010-62798379
邮箱:adi@mail.tsinghua.edu.cn
扫描关注微博
扫描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