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文奇:络+无线(听力)技术在随班就读的应用

2019-01-02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

【摘要】2018年7月6日,姚文奇在UA Talk中分享了不同听力损失的听障者对信噪比的差异性要求,“Roger络+”系统增强信息接收信号的工作原理,以及在融合教育课堂中所发挥的无障碍作用,这种作用的价值重在使听障者能够拥有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工具,有机会接收良好的教育,实现更高的人生价值。

【嘉宾】姚文奇,索诺瓦听力集团技术支持经理,公共卫生管理硕士、听力学学士。全国首批助听器三级(高级)验配师,国家助听器验配等级考试辅导考核老师。拥有十余年在助听器验配第一线的工作经历,积累了丰富的验配经验和产品知识,曾获全国第一届听力技能大赛一等奖,被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授予“全国技术能手”称号。

 

  随着医学水平和康复水平的提高,以及听力辅助产品技术越来越多的应用,如助听器、人工耳蜗等。很多听力障碍儿童的语言和听力能力因此大幅提升,有机会接近健全儿童的听力水平。这也让更多的听障儿童具备更好的条件享受“随班就读”政策,进入到普通学校接受融合教育,获得平等的教育权力。但是,因听力障碍群体自身的特殊性,随班就读的各项政策体系和资源配给仍有待不断完善提升,否则难以实现理想的教育效果。

一、不同听力损失,对信噪比的要求有差异

 很多佩戴了助听设备的学生反映在课堂环境下经常出现“听不清”的情况。主要原因包括三个方面:距离造成了声音的衰减,噪音混淆了想听的信号声,回声也带来了干扰。这是目前助听设备无法解决的声学因素,因为无论助听器还是人工耳蜗目前都只能解决近距离聆听困难的问题。

图 助听设备效果的主要干扰因素.png 

图 助听设备效果的主要干扰因素


 信噪比,是描述一个环境下想听到的信号与干扰噪声的强度差。

 举例来说,现在会场相对安静,我说话的强度约65分贝,而现场投影仪和电脑运转、听众低语等产生的噪音约40分贝,那么这个环境的信噪比就是25(65分贝减去40分贝),这个信噪比是非常良好的。如果这里的噪声再提高,听力健全的人受到的影响或许有限,但对于听力障碍的人而言可能就影响很大。因为听力越差,抗干扰的能力就越弱。

 学校教室内外可能产生的各种声响噪音还是非常大的。而且听障儿童比成年患者更依赖信噪比,因为根据上下文语境理解语言的能力更差。我们做了很多实验得出的平均结果是:噪声下,听损学生的分辨率降低30%。这种情况对教育公平是有影响的。

图 不同听力损失对信噪比的要求.png

图 不同听力损失对信噪比的要求


二、   “Roger络+”系统,课堂信息传输无障碍

图 络+无线聆听系统在课堂上的应用.png

图 络+无线聆听系统在课堂上的应用

 “Roger络+”是一种全新的无线远端麦克风技术,在噪声环境下,尤其是高强度噪声环境下,通过采用智能自适应算法,最大程度的减少信号干扰及优化运行范围,可以显著提高助听器及人工耳蜗使用者的言语识别率。能与大多数助听器、人工耳蜗、Baha以及声场系统兼容。

 举例来说“Roger络+”的工作原理。一位教师配戴了发射机(畅听笔),讲授的内容可以被转为无线信号,传输到听障学生的助听器上,学生可以感觉到老师的声音像是贴近在耳边一样,因为是通过这种无线、保真的技术,克服了噪音、回声等方面的干扰,实现了信息传输的无障碍。

 看一组实验数据:一名配戴人工耳蜗的孩子,安静情况下言语分辨率达到95%左右,但是伴随实验环境噪声的提高,言语分辨能力逐步降低,当噪声达到70分贝水平时,分辨率低至2%,而使用了络+无线系统,分辨率增幅达80%,效果显著。

 教师配戴的发射机,重量轻,操作简单,同时在国内外我们都做过测试,辐射量远远低于我们日常使用的电子产品。设备机身有唯一的ID编码,便于校方管理,接收机兼容各个品牌的助听设备,二者一键连接,并且永久连接。

 “Roger络+”无线聆听技术可以让随班就读的听障孩子克服距离、噪声、回声这三座声学“大山”。我们希望也呼吁,络+系统可以可以像教室里黑板、电子屏、白板等教具一样,成为标准配置,提升听障学生的聆听效果,享受公平教育。

All Right Reserved © 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 2018 ICP备14033128号

联系电话:010-62798379

邮箱:adi@mail.tsinghua.edu.cn

扫描关注微博

扫描关注公众号